孝老爱亲,感恩社会人生体会

时间:2023-04-13 22:21:23
孝老爱亲,感恩社会人生体会

孝老爱亲,感恩社会人生体会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同志们:

今天,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汇报我孝老爱亲、感恩社会的人生体会,我感到特别的高兴和激动。

我的人生经历比较曲折:xx年,我出生在偏远的山村。在我两岁的时侯,妈妈因工伤不幸患上了精神分裂症,病情时好时坏,无法根治。原本一个贫困的家庭,日子过的更加艰难了。十岁左右,我就开始帮着爸爸在地里干活。妈妈病情发作时,我就帮她熬药、喂药、洗澡、喂饭。有时候,饭碗被她一次次打翻,我就重新给她喂。那时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个神医啊,快点治好妈妈的病。

可是,不幸的事情一桩接一桩。在我初中毕业前夕,家里的房屋在一次地质灾害中倒塌,我们不得不住在邻居家里。妈妈受到了新的打击,病情变得更严重。还记得那天早上,她一边炕土豆,一边唠唠叨叨,自言自语,我预感情况不好,就出门去找医生给妈妈开药,可等我回来时,妈妈却不在家,四处寻找也不见人,直到我看见爸爸蹒跚着跟在一副担架后出现在山坡下,我才明白妈妈出事了。妈妈是被塑料布裹着抬回来的!我跪在地上,用颤抖的手摇着妈妈:“妈妈,你醒醒啊!醒醒啊!你怎么可以丢下我们姐妹俩不管,我还要学医给您治病哪!……”。我的眼泪哭干了,呼唤妈妈的声音嘶哑了,可是这一切,妈妈再也听不见了,她落水去世的时候才三十八岁。

我失去了最疼爱我的人,失去了我最爱的人,原本一个完整的家变得残缺不全,看着为生活操劳日益衰老的爸爸,我发誓要振作起来,坚强起来,为爸爸分 ……此处隐藏1157个字……正常的孩子们一样,快快乐乐的生活着。2008年,湖北职院义工社结对帮扶一家四口人全部残疾的杨春平,帮助杨春平一家自主创业,在后湖开了一个报亭,从根本解决了杨家的生活问题。湖北职院义工社结对40多名残疾孩子。湖北职院义工社履行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感恩诺言,结对帮助了一百多位空巢老人。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,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在“1+8”城市建立分支机构,注册会员达到14万人,建设了22个志愿服务项目。设立了武汉城市圈感恩文化基金,建设了武汉城市圈创业学院,大力推进中华孝文化与创业创新精神的融合,建设开放式、多功能大学生创业基地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公益创业的行列。

我深深感受到,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底蕴是我成长的土壤。在六年的打工时间里,我先后在几个城市呆过,最后留在了孝感,留在了湖北职院。孝感是一个出大孝子的地方,中华民族“二十四孝”中,就有“三大孝子”董永、黄香、孟宗出自这里,孝感孝文化资源十分丰富,被誉为“中华孝文化名城”。孝感每年举行孝文化艺术节,这里浓郁的孝文化氛围吸引了我,孝文化的旋律在我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共鸣,让我更多、更深地思考自然、社会和人生,在思考中进步,在实践中成长,在奉献中成熟。

党和政府的教育政策、各级组织的关怀,让我从一名“打工妹”成为一名大学生,又从一名大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。被评为“全国道德模范”后,我更加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。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,我就把一切荣誉化为“零”,把每天都作为新的起点。我要加强学习,努力工作,尽快实现从一名“道德模范”向“人民教师”的转变,把“感恩、责任、忠诚、奉献”的火种播撒在青年朋友的心中,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、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!

谢谢大家!

《孝老爱亲,感恩社会人生体会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